张家界“拆分卖票”争议背后,看到游客真实情绪
日前,有人发文称,在“张家界景区价格表”中,列有19个景区,收费价格多为一两百元。发文者用感性的语言描述称:“一个大景区,硬生生被拆成十几个小景区。”“拆分景区”之说让人惊诧。假如真的把单个景区拆成多个景区,那岂不是在玩一鱼多吃?岂不是诱导游客多掏门票钱?于是,“张家界景区被拆分收费”相关话题引发强烈争议。批评者认为,“拆分法”唯利是图,但也有人提醒,“拆分法”并不准确。
图源:新京报
对此,权威说法显得格外重要。10日,张家界市委旅游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文回应称,将张家界市11个独立景区理解为一个“张家界景区”,实属误解。梳理该文意思,其一,“张家界景区价格表”一图系某旅行社营销展示所用。图中“张家界景区”系指张家界市辖区内的部分景区,涉及分布全市的11个独立景区(含3个旅游演艺)以及武陵源景区(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)内的5个交通工具和1个观光点;其二,张家界旅游资源丰富,仅武陵源景区就有上百个观光点(除景区门票外,观光点均无另行收费);其三,图中所示数个景点的市场调节价景区价格有误,已下调了40%—80%。
应该说,这一回应直面了基本收费机制,厘清了一些模糊点和误区。事实上,根据实际地理方位可知,有些景区之间相距甚远,且本就独立,“拆分卖票”并不存在。
然而,有意思的是,在说清景点本就独立存在、没有拆分景点行为等事实之后,依然有网友“不依不饶”,认为到张家界旅游“费钱包”。有人总结说,一个张家界玩下来,光门票钱就得掏3000多元。尽管这是理论上的情形——实际上一般游客不太可能把所有景点都逛遍,但值得注意的是,持有“异见”者普遍怀有一种“门票忧惧”心理。
一方面,虽然有关方面说,有些景点在降价,但普遍一两百元、极少几十元规格的门票,还是让普通人感觉很不便宜;另一方面,旅游资源丰富、景点星罗棋布的背面,是该不该有所“合并”的考问。换言之,一些相邻的、有同质化意味的景区,能不能实行“一票制”并且将票价维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?假如经过“合并”后,景区售票点大为“减少”,游客的门票支出明显减少,那么,“拆分感”自然就会消失,而“旅游资源丰富”就可能指向一个更宜人、更动人的场景:价廉物美。
所以说,有关部门实在应该透过“拆分景区”争议,看到真正的问题,体察到游客的真情绪,继而多站在游客的角度进行统筹治理。
事实上,“一票制”并非不可实现。正如前述回应所言,天子山索道、黄石寨索道、杨家界索道、百龙天梯并非独立景区,均为武陵源景区内交通工具,为方便游客购票并降低游览成本,2023年底开始实施“一票制”,游客可选择便捷省力的交通工具购买优惠组合通票,或根据需要单独购买景区门票徒步游览。这一机制值得鼓励。但显然,在张家界,“一票制”推行的力度还不够,还有继续发力推行、为游客多谋福利的空间。
值得提醒的是,“一票制”不是终点。毕竟有些地方的“一票制”带有票价高居不下、一些冷门景点大蹭“一票制”、游客自感吃亏等问题。这就需要地方站在优化景点游览体验和旅游消费环境的高度,真真切切为游客着想,为群众解忧。
《“十四五”旅游业发展规划》提出,鼓励制定实施旅游景区门票减免、淡季免费开放等补助政策,优化旅游体验和旅游消费环境。这一要求应该在地方无障碍落实。说到底,收费“景点多”不值得骄傲。因为景点多很可能是人为开发多的结果,也意味着“天然”的、免费的优质旅游资源有所减少。若要在景点规划和游客意愿、门票压力和消费能力之间展现平衡,既需要地方勇于直面和打破“景区分治”状态,也需要地方逐步消除“门票经济”依赖,从打造宜居、宜游城市等角度出发,创新治理模式,改善景区运营生态,真心实意为群众多办实事。